当前位置:首页 > 茗博专栏 >  茶艺知识

生普洱叶底怎样鉴别普洱茶品质(

茗博茶艺师评茶员培训

茶叶的滋味对于品饮者而言,是最为重要的。但很多刚刚入门的茶客,对于口感上的细微差别到底是怎样来的,或许还不太懂,或偶尔理解错的方向,导致对茶叶的误解。

我喝茶有个习惯,一炮茶喝完,我经常把茶壶或盖碗拿来,把泡过的茶叶倒出来认真的扒拉几下,揉一揉捻一捻。因此不知被人鄙视过多少次,但我仍乐此不疲。

品鉴中,这个重要环节常会被人遗忘,叶底能直接告诉你茶的本质,所谓窥一斑可知全豹。

如果是自己泡茶,可以从第一泡开始就观察它,直到最后一泡,这是一个极有趣的过程。

生普洱茶的叶底:台地茶与大树茶

韧性的好坏是评定台地与大树最直接的标准。由于大茶树根基扎得深厚,所以营养物质吸收相对较丰富。因此大树茶的叶底就显得肥厚软亮,内质饱满。

大树叶底韧性较好,揉捏的时候能感觉到粘性,都是叶片内含有的胶质浸出的原因。反之,有些叶底轻轻揉搓便烂掉了,这就是典型的台地茶叶底特征了。当然,这些是指新茶。如果是老茶,由于陈化多年,韧性肯定比不上新茶。

老茶的叶底

现在市场上不知多少人对老茶情有独钟,拥有老茶都爱不释手。所谓喝一泡少一泡,让它显得更加弥足珍贵。可是放眼望去,真真假假,有几人辨的清?

好的老茶,不论存放多少年,都有它的生命,它的魂,给人醇厚的口感,岁月积淀的质感。真正的好茶,在水与火的历练中,将慢慢展现出它丰富的内涵。

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所谓老茶,多为新茶在短时间内一焙再焙的结晶。没有陈茶的醇厚自不必说,入口顺喉而下的感觉肯定也没有,唯独火气甚重。

重点看下叶底,叶底极为干燥,没有老茶油润的感觉,却有多次焙火的痕迹。

季节茶的叶底:春茶和秋茶

如要做春茶与秋茶的对比,那么要同一山头来比较。如产区不同,山头不同,这样的对比是没有意义的。

春茶,叶底要相对饱满,肥厚一些。而秋茶叶底相对单薄,缺少弹性。春天由于雨水较夏秋少,所以叶底中看到叶梗短而粗,可看出生长周期较长,而秋茶雨水丰富,叶梗会更长,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判定依据。

普洱生茶与熟茶不能混合存放,应严格分开。这因为,生茶与熟茶的香气类型不同,都有因储藏时间变化的特点。

生茶多为清香、荷香、栗香,熟茶多为陈、樟香等,如果混合存放,香气物质将被交叉吸附,相互隐盖或改变,难以获得纯正自然的香气,使茶品“四不像”,降低收藏价值。此外,生茶和熟茶的叶底颜色不同。生茶叶底随着时间延长,发生由嫩绿→嫩黄→杏黄→暗黄→黄褐→红褐的变化。

而发酵程度较好的熟茶,叶底颜色呈猪肝色,并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向暗褐色转化。如果二者存放在一起,散落的茶叶相互混杂,影响储藏价值。因此,生茶熟茶应分类储藏,严格禁止混合存放。

新茶与老茶存放没有生熟茶那样严格,可区别对待。

有条件的收藏者,对同类型的普洱茶,可将同年份、不同制式(散茶或紧压茶)的茶品整理收藏在一起存放,使茶品批次分明。不同年份的同类茶品最好分开存放,以防老茶染新味。但可将少量的老陈茶与新茶存放在一起,有利于微生物进行接种,加速陈化。

对于无法达到上述条件的收藏者,应做到分清批次、分类整理、适当隔离储藏,尽量减少储藏期间不同茶类的相互混杂、污染。

不同茶区的普洱生茶味道上的区别

不同茶区的普洱茶味道上的区别,有的苦,有的涩,有的生津好,这里的味道主要是指的普洱茶里的生茶。由于各茶山的茶树生长环境各异,土壤所含化学成分也不一样,因而这12座茶山所产的茶叶在口感上各有不同。

生茶:茶气重、去油腻效果好,但对胃有一定的刺激,适宜胃功能较好,身体肥胖,血脂血压较高的人士饮用;

熟茶:茶气温和,润滑细腻、温胃暖胃、通便利尿、瘦身养颜,适宜所有人群饮用;

布朗(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)

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,味道:口感刺激性稍强,舌面上颚中后段稍苦,上颚香浓味重,区别于班章茶。

班章(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)

味道:云南大叶种,与布朗山香型口感类似,但口感香气下沉,刺激性更强,为舌面苦味最重者,上颚表现不明显。

景谷(云南省思茅地区景谷县)

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,味道:条索不长,叶质厚,口感刺激性强而集中,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偏苦为其特色,时有轻发酵香甜味。

邦崴(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县)

生长型态与茶种:云南大叶种野生茶。

味道:香甜质重饱满,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微苦涩、甘韵强而集中于舌面,香型层次明显。

南糯(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)

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,味道:香扬清甜、口感刺激性较高的代表性茶品,上颚中段舌尖甜香,甘韵在舌面中段,汤质滑口涩度稍高。

革登(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)

云南省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。味道: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,上颚香甜微蜜感、微苦,舌尖甜味明显、中后段微苦有甘韵,汤质稍薄。

蛮砖(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)

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茶,味道:相较其他古六大茶山,茶箐色泽较深,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口感厚质香滑,舌面微苦。口感香气较沉,不如曼撒易武香扬。

无量(云南省大理、思茅地区无量山茶区)

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。味道:舌面中段香甜回甘,香在上颚中段,苦涩度不高,因茶区生产范围大,较无个别茶区特色。

易武(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)

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茶。味道:香气口感类似曼撒、属香扬水柔、刺激性较低的茶品,与曼撒茶区相同,近年汤质较薄。

倚邦(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)

云南省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,味道: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,上颚香甜微蜜感、稍苦,舌面中后段带苦有甘韵。

千家寨(云南省思茅地区金竹山千家寨)

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,味道:茶青揉不成条是其早年特色。上颚中后段清甜香,舌面微苦,茶质较淡薄。

攸乐(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)

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茶。味道:香型口感与曼撒易武接近,香扬水柔,舌面苦涩度稍高。

景迈(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县)

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,味道:茶青颜色青绿,条索较短,以轻发酵甜香著称之茶区,上颚中后段的清甜略带花香为其特色,与舌面中段甘韵表现佳,汤质滑、较薄。

莽枝(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)

云南省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,味道: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,与倚邦、革登香型和口感类似。上颚香甜微有蜜感、汤柔、舌面刺激感较强。

勐库(云南省临沧双江地区)

云南大叶种野生茶。味道:茶质肥厚度大,香型特殊、劲扬,不如六大茶山茶区汤质滑柔,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,口感刺激性稍高。

曼撒(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)

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茶,味道:香扬水柔,在香甜茶系列中最具特色茶品。舌面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,优质茶品甘韵遍及两颊,近年汤质较薄。

内江和外江六大茶山口味上的区别

江内六大茶山:

1、革登山:属乔木中小叶种,较苦涩,回甘强烈、生津快,香气呈淡清香,汤色深桔黄。

2、莽枝山:属乔木中小叶种,较苦涩,回甘强烈、生津快,香气较淡,汤色深桔黄。

3、倚邦山:属乔木小叶种,回甘快、生津较好,香气幽香如澜,汤色深桔黄。

4、蛮砖山:属乔木大叶种,较苦涩,回甘强烈、生津好,香气呈梅子香,汤色深黄。

5、曼撒山(易武山):属乔木大叶种,微苦涩,香气高,在梅子香、蜜香中透着一股幽澜香,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,回甘强烈生津好,易武正山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。清朝的贡茶产地。

6、悠乐山:属乔木大叶种,苦涩重,回甘快、生津好,香气一般,汤色淡桔黄。

江外六大茶山:

1、南糯山:属乔木大叶种,微苦涩,回甘、生津好,汤色桔黄、透亮。透着蜜香、澜香,谷花茶淡香如荷。历史上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,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。

2、布郎山:属乔木大叶种,较苦涩,回甘快、生津强,汤色桔黄透亮。香气独特,有梅子香、花蜜香、兰香,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。

3、巴达山:属乔木大叶种,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。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。此山茶叶味苦涩,回甘、生津快,汤色桔黄晶莹、透亮,条索墨绿油亮。香气好,有梅子香、蜜香。

4、南峤茶山:属乔木中叶种,乔木茶树不成林(片),灌木居多,口感薄甜,汤色深桔黄,香气一般,茶叶等级低。

5、勐宋茶山:属乔木中叶种,乔木茶树不成林(片),灌木居多,口感苦涩,微回甘、生津一般,汤色深黄,条索墨黑。

6、景迈山:属乔木大叶种,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,号称“万亩乔木古茶园。”苦涩重、回甘生津强,汤色桔黄剔透。这里的乔木茶树上还生长着一种寄生物俗称“螃蟹脚”,可消炎怯痰、对治疗胃病和糖尿病较有效。


热门阅读

0871-63624009 / 15394971001

昆明茗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中国茶艺师、评茶员培训卓越品牌 | 开设课程有普洱茶茶道培训课程-茶艺师培训课程-香道培训课程-评茶员培训课程

中国-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建设路180号协信天地2栋(公寓楼)7楼

茶艺师培训

版权所有©2019 茗博苑茶艺师评茶员培训机构 保留所有权利  滇ICP备05006870号-1  技术支持QQ:464748053